為什麼耶穌必須死?

214為什麼耶穌會死?耶穌的工作卓有成效。 他教導並治癒了數千人。 他吸引了大量的聽眾,可能會產生更廣泛的影響。 如果他去了猶太人和住在其他國家的非猶太人,他本可以治愈更多的成千上萬。 但耶穌允許他的工作突然結束。 他本可以避免被捕,但他選擇了死而不是將他的信息傳遞到世界各地。 他的教導很重要,但他不僅要來教導,而且還要死,而且他的死比他的生命更重要。 死亡是耶穌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。 當我們想到耶穌時,我們認為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徵,是主的晚餐的麵包和酒。 我們的救贖主是死的救贖主。

生於死

舊約告訴我們,神多次以人的形體顯現。 如果耶穌只想醫治和教導,他完全可以「顯現」。 但他做了更多的事:他成為了人。 是什麼原因? 所以他可能會死。 要了解耶穌,我們必須了解祂的死。 祂的死是救贖信息的核心部分,與所有基督徒直接相關。

耶穌說:“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而是要服事人,並且要捨命,作為多人的贖價。” 20,28)。 他來是為了犧牲自己的生命; 他的死是為了為他人「購買」救贖。 這是他來到地球的主要原因。 他的血是為別人流的。

耶穌向他的門徒宣布他的受難和死亡,但顯然他們不相信他。 “從那時起,耶穌開始指示他的門徒,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,在長老、祭司長和文士手中受許多苦,然後被處死,第三天復活。 彼得把他拉到一邊,責備他說,主啊,願神拯救你! 不要讓這種事發生在你身上!”(馬太福音 1 Cor6,21-22。)

耶穌知道他必須死,因為它是這樣寫的。 “……人子受許多苦,被人藐視,經上怎麼記著呢?”(馬可福音。 9,12; 9,31; 10,33-34.) “他從摩西和所有的先知開始,向他們解釋了所有聖經中關於他的說法......因此經上記述基督將受害,並在第三天從死裡復活”(路加福音) 2個4,27 和 46)。

一切都按照上帝的計劃發生:希律和彼拉多只按照上帝的手和“預先命定的應該發生的事”(使徒行傳 4,28)。 在客西馬尼園裡,他祈禱是否有別的出路; 沒有(路加福音 22,42)。 他的死是我們得救所必需的。

痛苦的僕人

寫在哪裡最清楚的預言在以賽亞書第 5 章3. 耶穌自己有以賽亞書 53,12 引述:“我告訴你們,經上所記的必成就在我身上:‘他被算為惡人中的一員。’” 因為關於我所寫的必成就”(路加福音 22,37)。 耶穌是無罪的,應該算在罪人之列。

以賽亞書 53 章還寫了什麼? “他誠然擔當了我們的疾病,親自承擔了我們的痛苦。 但我們認為他被上帝折磨、擊打和殉道。 但他為我們的罪孽受害,為我們的罪孽壓傷。 刑罰在他身上,使我們得平安,因他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 我們都像羊一樣迷路了,每個人都看著自己的路。 但耶和華將我們眾人的罪都歸在他身上”(4-6節)。

他“為我百姓的罪孽受苦……雖然他沒有虧待任何人……所以耶和華要用疾病擊打他。 當他獻出自己的生命作贖愆祭時……[他]擔當了他們的罪孽……他[已經]擔當了許多人的罪孽……又為作惡的人代求”(8-12節)。 以賽亞描述了一個人,他不是為自己的罪受苦,而是為別人的罪受苦。

這個人要“從活人之地被擄去”(第 8 節),但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。 他要“見光而富足。 我的義人僕人,他必因自己的知識在多人中立為義……他必有後裔,並且長壽”(第 11 和 10 節)。

以賽亞所寫的,耶穌應驗了。 他為他的羊捨命(約 10、15)。 在他的死裡,他承擔了我們的罪孽,為我們的過犯受苦; 他受到懲罰,以便我們可以與上帝和好。 通過他的痛苦和死亡,我們靈魂的疾病得到治愈; 我們稱義了——我們的罪孽被除去了。 這些真理在新約中得到了擴展和深化。

羞恥和羞恥的死亡

一個“被絞死的人被上帝詛咒”,它在 5. 摩西 21,23. 由於這節經文,猶太人看到上帝對每個被釘十字架的人的詛咒,正如以賽亞所寫的那樣,“被上帝擊打”。 猶太祭司可能認為這會阻止和麻痺耶穌的門徒。 事實上,釘十字架摧毀了他們的希望。 他們沮喪地承認:“我們希望救贖以色列的是他”(路加福音 2 章)4,21)。 復活又恢復了她的希望,五旬節神蹟讓她重新鼓起勇氣宣布一位英雄為她的救世主,根據普遍的看法,這位英雄是絕對的反英雄:被釘十字架的彌賽亞。

“我們祖宗的神,”彼得在公會面前宣告,“叫你們掛在木頭上殺害的耶穌復活了”(使徒行傳 5,30). 在“Holz”中,彼得讓被釘十字架的整個恥辱響起。 但他說,恥辱不在耶穌身上——而是在那些把他釘在十字架上的人身上。 上帝保佑他,因為他不應該遭受他所遭受的詛咒。 上帝扭轉了恥辱。

保羅在加拉太書說同樣的咒詛 3,13 到:“但基督救贖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,因為他為我們成了咒詛; 因為經上記著說,‘凡掛在木頭上的,都受咒詛’……”耶穌為我們成了咒詛,使我們可以脫離律法的咒詛。 他成為他所不是的東西,這樣我們就可以成為我們所不是的東西。 “因為神使那無罪的,替我們成為罪,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”(2. 科爾。
5,21).

耶穌為我們成為罪,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他被宣告為義。 因為他受了我們應得的苦難,他救贖了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——刑罰。 “刑罰在他身上,使我們得平安。”因著他的刑罰,我們可以與神和好。

十字架的話

門徒們永遠不會忘記耶穌以可恥的方式死去。 有時它甚至是他們傳道的焦點:“……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,在猶太人為絆腳石,在希臘人為愚拙”(1. 哥林多前書 1,23). 保羅甚至稱福音為“十字架的道”(第 18 節)。 他責備加拉太人看不到基督的真像:“誰看見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的畫在你們眼前,就迷惑了你們呢?”(加拉太書 3,1.) 在這點上,他看到了福音的核心信息。

為什麼十字架是“福音”、好消息? 因為我們在十字架上被救贖,在那裡我們的罪得到了應有的懲罰。 保羅專注於十字架,因為它是我們通過耶穌得救的關鍵。

直到我們的罪孽得到償還,當我們在基督裡“在神面前”成為義人時,我們才會復活進入榮耀。 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與耶穌一起進入榮耀。

保羅說耶穌“為我們”而死(羅 5,6-二十; 2. 哥林多前書 5:14; 1. 帖撒羅尼迦前書 5,10); 和“為我們的罪”他死了(1. 哥林多前書 15,3; 加爾。 1,4). 他“親自背負了我們的罪……用他的身體掛在樹上”(1. 彼得。 2,24; 3,18)。 保羅接著說我們與基督同死(羅 6,3-8)。 通過相信他,我們分享了他的死亡。

如果我們接受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主,他的死就像我們一樣; 我們的罪被視為他的罪,他的死消除了對這些罪的懲罰。 就像我們掛在十字架上一樣,彷彿接受了我們的罪孽給我們帶來的詛咒。 但他為我們做了這件事,因為他做到了,我們可以證明是合理的,也就是說,只是考慮到了。 他接受了我們的罪和我們的死; 他給了我們正義和生活。 王子已成為一個乞丐男孩,所以我們可能成為乞丐男孩的王子。

雖然在聖經中說耶穌為我們付了贖金(舊意義上的救贖:贖金,贖金),但贖金並沒有支付給任何特定的權威——這是一個比喻性的短語,想表明它是為了讓我們自由,他付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昂代價。 “你們是重價買來的”是保羅描述我們通過耶穌得救贖的方式:這也是一個比喻性的短語。 耶穌“買了”我們,但沒有“付給”任何人。

有人說耶穌的死是為了滿足父親的合法要求——但也可以說是父親自己為此付出了代價,將他唯一的兒子送出並給予。 3,16; 只讀存儲器。 5,8). 在基督裡,上帝親自承擔了懲罰——所以我們不必這樣做; “因為他因著神的恩,為眾人嚐了死味”(來 2,9).

逃避上帝的憤怒

神愛人——但他恨惡罪,因為罪會傷害人。 所以,當神審判世界的時候,會有“震怒的日子”(羅 1,18; 2,5).

拒絕真理的人將受到懲罰 (2, 8)。 誰拒絕上帝恩典的真理,就會了解上帝的另一面,他的憤怒。 神要人人悔改(2. 彼得。 3,9),但那些不悔改的人會感受到他們犯罪的後果。

在耶穌的死裡,我們的罪被赦免了,通過他的死,我們逃脫了上帝的憤怒,罪的懲罰。 然而,這並不意味著慈愛的耶穌平息了憤怒的上帝,或者在某種程度上“默默地收買了他”。 耶穌像天父一樣對罪感到憤怒。 耶穌不僅是世界的審判者,他愛罪人足以為他們的罪孽付出代價,他也是世界的審判者,他定罪(馬太福音 2)5,31-46)。

當上帝寬恕我們時,他不僅僅是洗漱罪並假裝它從未存在過。 在整本新約聖經中,他告訴我們,耶穌的死使罪得以克服。 罪有嚴重的後果 - 我們可以在基督的十字架上看到的後果。 它使耶穌痛苦,羞恥和死亡。 他承受了我們應得的懲罰。

福音表明,當上帝饒恕我們時,他的行為是公義的(羅 1,17). 他不會忽視我們的罪,而是在耶穌基督里處理它們。 “上帝為他的信仰指定了他,用他的血贖罪,以證明他的公義......”(羅馬書。3,25)。 十字架顯明神是公義的; 它表明罪太嚴重了,不容忽視。 罪應該受到懲罰是恰當的,耶穌心甘情願地將我們的懲罰加在自己身上。 除了神的公義,十字架也顯明神的愛(羅 5,8).

正如以賽亞所說,我們與上帝和好,因為基督受到了懲罰。 我們曾經遠離上帝,但現在通過基督與他親近(弗 2,13)。 換句話說,我們通過十字架與神和好(16 節)。 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取決於耶穌基督的死,這是一個基本的基督教信仰。

基督教:這不是一套規則。 基督教相信基督做了我們需要做的一切,使我們與上帝和好——他在十字架上做到了。 我們“在與神為敵的時候,藉著他兒子的死,與神和好”(羅 5,10)。 透過基督,神“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血成就了和平”,使宇宙和解了(歌羅西書 1,20)。 如果我們通過他和好,我們所有的罪都被赦免了(第 22 節)——和好、赦免和公義都是同一個意思:與上帝和好。

勝利!

保羅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來形容救恩,他寫道,耶穌“剝奪了一切的權柄和權柄,將它們公開展示出來,使它們在基督裡得勝[a.]。” 翻譯:透過十字架]」(歌羅西書 2,15)。 他使用了閱兵式的形象:勝利的將軍帶領敵人的囚犯凱旋。 你被解除武裝,被羞辱,被展示。 保羅在這裡說的是耶穌在十字架上這樣做了。

看似不光彩的死亡實際上是上帝計劃的最高勝利,因為正是通過十字架,耶穌戰勝了敵人、撒旦、罪惡和死亡。 無辜受害者的死亡完全滿足了他們對我們的要求。 他們不能要求超過已經支付的金額。 我們被告知,通過他的死,耶穌奪走了“那有權柄勝過死亡的,就是魔鬼”的權勢(希伯來書 2,14). “……為此,上帝的兒子顯現,要毀滅魔鬼的作為”(1. 荷蘭Joh。 3,8)。 勝利是在十字架上贏得的。

受害者

耶穌的死也被描述為一種犧牲。 獻祭的概念源自豐富的舊約獻祭傳統。 以賽亞稱我們的造物主為“贖罪祭”(申命記3,10). 施洗約翰稱他為“上帝的羔羊,除去世人罪孽的”(約翰福音 1,29)。 保羅將他描述為贖罪祭、贖罪祭、逾越節的羔羊、香祭(羅 3,25; 8,3; 1. 哥林多前書 5,7; 以弗。 5,2)。 給希伯來人的信稱他為贖罪祭(10,12). 約翰稱他為“為我們的罪”獻上的贖罪祭(1. 荷蘭Joh。 2,2; 4,10).

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事有好幾個名字。 新約各作者為此使用不同的術語和圖像。 確切的詞語選擇、確切的機制都不是決定性的。 重要的是我們通過耶穌的死得救,只有他的死才能為我們開啟救恩。 “因他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”他死是為了讓我們得自由,塗抹我們的罪孽,承受我們的懲罰,買贖我們的救恩。 “親愛的,如果上帝如此愛我們,我們也應該彼此相愛”(1. 荷蘭Joh。 4,11).

治療:七個關鍵詞

新約聖經通過一系列語言意象表達了基督工作的豐富性。 我們可以將這些圖片稱為比喻,圖案,隱喻。 每幅畫都描繪了一部分:

  • 贖金(與“贖回”的意思幾乎同義):為贖金付出的代價,讓某人獲得自由。 重點是解放思想,而不是獎品的性質。
  • 救贖:本義也基於“贖金”,亦如B. 贖回奴隸。
  • 稱義:在沒有內疚的情況下再次站在上帝面前,就像在法庭上無罪開釋一樣。
  • 救恩(salvation):基本思想是從危險境地中解放或拯救。 它還包含療愈、療愈和回歸完整。
  • 和解:重新建立一種不安的關係。 上帝使我們與自己和解。 他正在採取行動恢復友誼,我們正在採取主動行動。
  • 童年:我們成為上帝合法的孩子。 信仰正在改變我們的婚姻狀況:從局外人到家庭成員。
  • 寬恕: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出來。 根據法律,寬恕意味著取消債務。 人際關係意味著寬恕原諒人身傷害(根據Alister McGrath,理解耶穌,p.124-135)。

邁克爾莫里森


PDF格式為什麼耶穌必須死?